一、品牌定位双轨制:日式社区店vs中式基础店
7-Eleven从成功起家,建立起了精准覆盖老年/双职工需求的全品类社区枢纽模型,但进入中国之后因为特殊的加盟模式和消费习惯差异,出现了服务缩水(金融等增值缺失),鲜食独撑利润营收等等不平衡的商业隐患
二、商品规划的黄金三角模型
搭建了引流款(30%流量)+利润款(60%毛利)+便民款(提升体验)的选品逻辑;其中以饭团/便当为主打引流爆款和品牌明星款,辅以自有鲜食+关东煮持续加码产品利润池

三、供应链第一人
7-Eleven作为中国市场第一位建立自有鲜食供应链工厂,并规划科学配送物流路径的便利店品牌,降低成本减少损耗之外也为后来的国产便利店品牌们提供了参考答案
四、加盟扩张的两难命题
7-Eleven的加盟标准并不低,但区域性的管理模式却带来松散的结果。这样严进宽出的商业模型和品牌主打极致便利服务的品牌初心走上了两条道路

五、数字化与营销动作慢走好几步
在全行业内卷的气氛之下,7-Eleven显得些许老派;有数字化建设却没有智能化运营、有会员体系却没有精准化圈定、想做联名却都是浅浅带过。不过还好,在宠物赛道上,7-Eleven找到了自己的内容裂变模式,在这个好基础上做更多的品牌动作都是应该的!

